所以你去看,地铁站、商场里随处可见人头攒动,熙熙攘攘的人群无时不刻地不曾驻留自己的脚步,你就知道这座城市到底有多忙碌了。
是的,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生活节奏是愈发加快,人不分老幼,身上的担子也是越来越重了。
学生族忙于繁重的考学压力,中考、高考两座大山让家长和孩子丝毫不敢有一天懈怠的;
上班族就更别提了,996、007 的工作模式成了常态,不敢休假,日复一日的加班,改不完的 PPT,让人喘不过气来。远志身边曾有朋友和远志吐槽,说自己明明还是单身,可留给自己的时间却所剩无几。
好多人去体检,各项指标几乎正常,却感觉有说不出的疲倦,脸上满是大写的 " 累 " 字。这种身体无器质性病变,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之为 " 亚健康 "。
然,亚健康是西医的说法,中医虽无亚健康的说法,但中医对之研究已久,认识颇深。
早在数千年前,《素问》早有提及," 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。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。" 这里的 " 平 " 与 " 秘 " 说的都是平衡的意思,以阴阳为纲指出平衡是 " 精神治 " 即身心健康的根本。
《素问》中还讲了," 阴阳匀平,以充其形,九候若一,命曰平人。" 说的是,我们正常的身体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,维持人体阴阳气血、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。而出现一定限度内的偏失,未成显著疾病的状态即为亚健康。
中医认为人体以阴阳为代表的脏腑,精、气、血、津液的充盈和功能协调是最佳状态,一言以蔽之:" 阴平阳秘 ",即完全健康。一旦阴阳之间这种平衡状态出现偏离,可以概括为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痰湿等诸证,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亚健康状态。治疗当从整体的平衡观出发,使阴阳平衡,脏腑气血失调恢复正常。
今天,向大家介绍一个平补阴阳,益气温阳,滋阴明目的小方子——黄芪枸杞汤。
黄芪、枸杞
黄芪枸杞汤:黄芪 15~30g、枸杞 10g。
方子很简单,仅两味药材,却都是能独当一面的良药。
先来说一说黄芪,
黄芪,原名 " 黄耆 "。" 黄 ",即其色黄," 耆 " 有年长之意,有 " 六十为耆 " 之说。李时珍也讲," 耆,长也,黄耆色黄,为补药之长,故名黄耆。"
黄芪
中医讲,气为血之母,气能行血。说的是我们体内血管里流淌的不止是血液,还有气机,而血液之所以可以潺潺流淌,正是因为依附着气机畅行。一旦气虚,血液失去了推动其运行的力量,血液就走不动了,就容易有瘀堵的问题。黄芪味甘温,主入脾、肺经,善补益脾肺之气,为补气之要药,有 " 补气之长 " 的美称。
黄芪不仅善补气虚,还善升举阳气而治气陷诸证,有些人脾胃虚寒,中气下陷,而见久泻脱肛、内脏下垂,这个时候用点黄芪就尤为适合。不仅如此,黄芪升阳之力还可固卫实表,卫气充盈,外邪自不可干。
此外,好多人长时间的忙碌于学习、工作,容易滋生内热而灼伤体内津液。中医讲,气能生津。说的是体内营气充盈,自能滋生津液而充盈周身。黄芪善补气而生津,为治疗气血亏虚而症见面色萎黄、神倦乏力者。
《名医别录》:" 补丈夫虚损,五劳羸瘦。"
《本草纲目》:" 黄芪甘温纯阳,其用有五:补诸虚不足,一也;益元气,二也;壮脾胃;三也;去肌热,四也;排脓止痛,活血生血,内托阴疽,为疮家圣药,五也。"
讲完了黄芪,再来说说枸杞子,
枸杞子,可以说是最为常用的养生药材了,保温杯里的常客,可是你真的了解吗?
枸杞子,始记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位列于药之上品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就为其释名讲," 枸、杞二树名。此物棘如枸之刺,茎如杞之条,故兼名之。"
枸杞
枸杞子味甘性平,入肝、肾经。
甘味能补,性平而无寒热之偏,所以枸杞子具有补肝肾、益精血之效。
中医认为,目为肝窍,耳而肾窍,肝肾精血充足,自能濡养耳目,而耳聪目明,
中医还认为,肝主筋,肝充则筋健,肾主骨,肾充则骨强,枸杞子善补肝肾精血而强筋健骨,为治疗腰膝酸软之良药。
此外,枸杞子善养益精血而充盈津液,体内津液充足,内热消渴之证自消。
《本草正》:" 枸杞,味重而纯,故能补阴,阴中有阳,故能补气,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,助阳而能使阳旺。"